|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根据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总患病率高达17.5%,儿童青少年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来自学业、家庭、社交等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对专业心理咨询的需求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而具备专业资质和丰富经验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师仍然稀缺。这不仅导致了咨询服务的供需失衡,也使得许多有需要的儿童青少年无法及时得到有效的心理支持。
为培养更多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师,提高家长胜任力,改善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儿童青少年诊疗中心拟每年开展一期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专项培训项目。
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儿童青少年诊疗中心是浙江省内规模较大的儿童青少年心理诊疗专病中心,设有独立儿少专科门诊、儿少病区2个及省级标准化儿童康复机构。中心主要诊治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孤独谱系障碍等神经发育障碍以及儿童青少年期焦虑、抑郁、网络使用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问题,提供康复训练、心理、药物及物理治疗等各种治疗手段。
一、招生对象
临床医生/护士、心理治疗师/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学校心理教师及其他对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健康感兴趣的人士。
二、培训目标
▪ 早发现,早干预,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 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识别常见心理异常、危机预防与处理。
▪ 掌握基本的心理应对技巧和沟通技巧,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干预的综合胜任力。
▪ 可以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和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深入应用。
三、培训亮点
实用、适用、聚焦
注重培养解决问题的精神心理综合干预技术。
涵盖三个领域:
涵盖心理测评、心理教育和心理干预三个关键领域的技术。
临床医师、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督导师教学与示范:
由临床医师、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督导师进行教学,同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真实案例进行访谈示范,帮助学习者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个案督导与答疑:
项目第2、3、4个月专家们每周五下午由心理治疗督导师、临床与心理双督导师督导个案,支持学员转介疑难案例进行教学督导或个性化督导,并为符合条件者提供注册督导师签字的督导证明。
四、学习内容
内容涵盖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的理论、实务和干预技术等,提供分析解决儿童青少年发展与认知、适应、情绪、行为、学习5个角度17类问题的实操方法。课程从精神分析和发展心理学视角探索儿童青少年各个成长阶段的发展规律,并结合认知行为学理论,为育儿、教育道路上受阻的家长提供各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课程大纲
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咨询导论
1、各个年龄阶段常见心理问题
2、如何成为儿童心理咨询工作者
3、精神科医生与心理咨询师之间的转诊和协助
儿童与青少年咨询的基础理论及应用
1、婴儿期 (O-3岁)、幼儿期(3-6岁)、童年期 (早/中期)(6-12岁)及青少年期 (12-18岁) 的生理、 认知和社会性发展
2、依恋理论
从社会、家庭视角理解儿童青少年发展
不同面向问题的识别、诊断与介入/干预技术
项目督导:
禹海航: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D-21-010),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心理专委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委会常委、性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认知行为治疗专委会委员;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睡眠学组组长;宁波市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宁波市心理卫生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宁波市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临床和研究方向为睡眠障碍、抑郁焦虑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专长青少年和成人心理咨询和婚姻家庭治疗。
胡珍玉:二级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D21-004,宁波大学博士生导师,宁波市名医,,从事临床、科研、教学等工作41年,参加“精神分析、儿童叙事治疗、认知治疗、家庭治疗”等培训。获中国医师协会优秀精神科医师,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宁波市名医和白求恩式医务卫生工作者等荣誉,主持、参与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近20余篇。主编著作8部,参编专著12部。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身医学与临床心理专委会委员,女医师协会精神病卫生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专委会委员,浙江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联盟第一届理事长等职务。
李荔波: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讲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D-23-030);王建平CBT培训与督导团队成员;国际图式治疗协会认证图式治疗师;宁波市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学组组长;宁波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兼职硕士生导师;东方明见“学院π”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硕士水平培训项目导师;从事心理咨询的研究与实践 17年。曾为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方向硕士生授课《认知行为治疗》,为宁波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生授课《高级心理治疗技术》。近年来为高校、精神专科医院和社会机构心理咨询师提供培训和临床心理督导,并翻译著作《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跨诊断统一方案》、《认知行为疗法新手治疗师指南》。目前累计提供督导900多小时。
张文武:主任医师,儿童青少年心理诊疗中心主任,宁波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儿少协作组委员,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儿童学组副组长、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儿童专委会委员等。从事精神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参加家庭治疗、儿童游戏治疗等心理治疗系统培训。主持省公益基金、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编心理专著4部。擅长:儿童青少年心理情绪、行为障碍的诊治、儿童父母的培训,成人各种精神障碍的诊治。
王晓笳: 主任医师,宁波大学硕士生导师,从事临床、科研、教学等工作40年,参加“中德班”心理动力治疗、认知治疗、家庭治疗等培训。主持参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并发表论文30余篇。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儿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宁波市心理卫生协会儿童青少年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项目负责人程芳:宁波大学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华医学会进食障碍协作组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专委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专委会委员,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儿童学组委员,宁波市心理卫生协会儿童专委会主任委员,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曾先后参与结构式家庭治疗、系统式家庭治疗、儿童叙事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心理治疗培训。主持及主要参与省市级课题8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及副主编儿童心理书籍各一部。擅长:童年情绪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多动症、孤独症等儿童精神心理问题的诊治。
第二项目负责人周东升: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科教科科长,物理诊疗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神经精神疾病基础和临床研究、探索了精神疾病防治四位一体的宁波模式;采用TMS同步联合技术进行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睡眠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的大脑皮层可塑性研究;开展经颅电刺激、迷走神经刺激等物理治疗的疗效及机制研究。中国神经科学会应激神经生物学分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评定与康复专委会委员;中国神经科学会基础与临床分会神经调控联盟委员。
骨干师资
金琼: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X-14-020,临床心理学硕士、中级心理治疗师,宁波市红十字会心理危机干预小组成员,宁波市健康教育巡讲师,宁波市“亲青帮12355”青少年心理辅导专家导师,浙江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精神分析学组成员。
郑微微:应用心理学专业,教育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婚姻家庭咨询师,宁波市同义心理应急救援队成员,宁波市红十字心理救援队成员,宁波市红十字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志愿服务队成员,宁波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擅长: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的个体咨询和家庭咨询、婚恋家庭、亲子沟通、个体心理成长、团体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
崔静静:中级心理治疗师,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X16-008,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宁波电台心理类栏目特约嘉宾,宁波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心理健康特聘教师,宁波健康教育巡讲师,宁波12355团市委考前心理辅导团讲师,宁波“亲青帮”青少年心理辅导专家组成员,宁波市心理卫生协会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宁波市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学组副组长。
胡莎莎:医学硕士,主治医师,儿童青少年心理科骨干医生,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14年,先后在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进修学习儿童青少年心理和康复治疗,主持和参与多项省自然和省医药科技项目,发表论文数篇。擅长:孤独谱系障碍、注意缺陷与多动性障碍、抽动症的评估诊断和治疗,儿童青少年养育和心理疾病的诊治,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评估和诊治。在家庭治疗、青少年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和绘画心理治疗方面经验丰富。
胡长舟: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精神科临床、科研等工作10年,参与或主持省基础公益、省科技医药卫生课题多项。曾在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所进修学习,参加沙盘游戏治疗等培训。服务宗旨:走近你、理解你、守护你。擅长: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及多动症、孤独症、情绪障碍等的诊治。
汪贝妮:中共党员,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儿童精神障碍学组委员。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从事精神科临床、科研、教学等工作11年余,参与市级项目5项。发表论文2篇,参编儿童心理相关论著2本,国际会议大会发言3次。曾先后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英国伦敦莫兹里医院进修学习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卫生专业,先后参加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进阶培训、眼动心身重建治疗(EMDR)初阶培训、孤独症谱系障碍游戏治疗(AutPlay)认证课程培训、赋能父母赋能社区项目(EPEC)、为人父母(BAP-ASD)及家庭合作伙伴模型(FPM)的心理治疗项目培训,中国首位EPEC督导师、培训师,首次将该项目引进中国。擅长: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心理疾病、行为问题、亲子关系、团体心理治疗。
朱珍珍: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国家心理咨询师,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近10年。主持省医药课题2项,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SCI 1篇,曾获得宁波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接受过陈珏教授的家庭治疗、程文红教授的儿童青少年认知治疗及多次院内的心理治疗培训。擅长: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焦虑症、抽动症、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强迫症、进食障碍及自闭症等。
李广学:主治医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治医师,情感障碍研究团队秘书。浙江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联盟秘书、宁波市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青年委员,曾系统接受绘画分析及治疗学习,并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情绪及相关障碍”专项进修。学术背景:近年参与药物临床实验及浙江省医药卫生项目、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主要研究精神疾病的遗传学及表观遗传学研究,发表论文于《Eur Psychiatry》、《European Archives of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专业擅长:近年侧重心境情感障碍尤其是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及MECT治疗及相应记忆功能损害的机制研究。擅长:尤其擅长“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治疗。
王淑君: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宁波市康宁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护士长,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师,宁波市心理协会儿童专委会秘书,宁波市红十字心理救援队成员。擅长儿童青少年个体及团体心理治疗、多动症儿童的个体治疗、团体心理治疗及新森林家长培训、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焦虑症、人际关系及情绪问题等相关心理咨询。
傅骏:国家中级社会工作师,浙江省精神心理专科护士,儿童青少年心理科责任组长,主管护师,曾深入学习精神分析理论,接受过心理咨询师全面培训。擅长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疾病的心理指导。
六、培训时间和费用
1、本项目每年招收1期,每期4个月(7月--10月),每期招收学员10-15人,本期培训时间2024年7月1日至10月31日,报名截止时间为6月25日。
2、费用:12000元,培训期间根据医院集体宿舍入住情况安排住宿或协助联系医院协议酒店,集体宿舍住宿费500元/月。
七、申请流程
1、填写“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专项培训申请表”,并注明“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专项培训”;提供培训人员资质证明性材料(包括: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一寸证件照),申请表加盖单位公章,电子版发送到邮箱nbknkjk@163.com,根据条件审核后予以录取,并对录取者发培训报到通知,凭报到通知单报到。
2、培训结束后,考核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
3、联系方式:汪老师(专项秘书):0574-26302697,微信号15268397620
姚老师:0574-26302520
4、医院地址:宁波市镇海区庄市街道庄俞南路1号
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儿童青少年诊疗中心心理咨询培训项目招生通知.pdf
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科研教育科
2024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