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院医师培训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从导师门诊到教学门诊,我们这样探索住培门诊教学
  • 阅读:
  • 时间:2024-03-08
  • 发布:科教科
  • 一个合格的住院医师最终要实现独立、规范从事专业常见临床问题的临床诊治工作。多年来,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重点都在于病房的病人管理,门诊的实践很容易被忽视,而结业后的住院医师往往在回到单位后要在短期内胜任门诊接诊。门诊教学作为病房教学的补充和衔接,是培养住院医师门诊接诊能力和门诊病历书写能力的重要教学活动,主要有日常门诊教学和教学门诊教学。

    为进一步提高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我院开展导师门诊来进行日常门诊教学,又整合住培导师和临床带教老师的资源推行教学门诊,做到了门诊教学的循序渐进,这样的门诊教学模式适应了不同阶段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需求,充分符合学习由浅入深的特点。

    近两年我院在住院医师导师制开展的基础上,推行住院医师导师门诊,在导师门诊开展前,充分了解导师和住院医师关于导师门诊开展的意见和需求,通过导师和住院医师协商确定跟诊时间。在导师门诊开展前对导师进行了门诊教学模式、门诊教学注意事项等培训,导师门诊要求所有住院医师跟随住培导师每周进行半天的门诊教学,我们为每个导师门诊的诊室制作了醒目的“导师门诊”标识,配备了一机两屏的信息设备满足学习和带教的需求。住院医师导师学习内容主要为门诊系统的使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精神检查等临床基本功;鉴别诊断、归纳提炼、推理决策等临床思维;倾听、同理心、目光交流等医患沟通技巧,通过导师门诊加强了师生互动,提高住院医师门诊接诊能力、临床思维能力,逐渐实现从观摩门诊——参与门诊——独立门诊。

    通过近两年导师门诊和病房的临床实践,我们三年级的住院医师大部分已掌握独立接诊的能力,能胜任教学门诊的工作。因此我院在前期导师门诊的基础上常态化推出教学门诊,遴选热爱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经验的带教老师担任教学门诊指导老师,推出每周四下午2个教学门诊,分别由两对住院医师和指导老师参加,每个教学门诊由单独的诊室和教学评估室组成。

    通过制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门诊管理办法》明确教学门诊的师资要求、门诊患者的遴选标准、教学门诊的实施步骤及教学门诊的注意点和关键点,同时强调教学门诊的保障措施及师资激励政策来确保教学门诊的可持续发展。

    按照指南要求明确了教学门诊的四个阶段,教学门诊结束后要求住院医师填写《住院医师教学门诊总结表》,填写教学门诊个人心得,由指导老师进行教学评价及签字确认,同时住院医师还需要对指导老师的教学门诊带教做出评价。对于首次出诊的教学门诊指导老师,院教学督查小组将进行督查,不断提高指导老师教学门诊的规范性和内涵。

    真实的门诊场景有助于锻炼住院医师临床实践工作中突发事件应变能力和病情变化处理技巧,这是合格住院医师的基本要求。此外,对比导师门诊,教学门诊的独立性更强,更考验住院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这是门诊问诊的重点要求,也是临床诊治的基础,倒逼住院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加强医患沟通技能的锻炼。

    通过导师门诊+教学门诊的门诊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门诊教学的分层分级,住院医师从观摩到辅助到独立,有助于住院医师逐步提升门诊工作能力,作为病房教学的补充和衔接,进一步提高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有助于住院医师结业后适应不同场景的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