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加强医院硕博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搭建硕博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交流平台,恰逢同义学术月之际,宁波市康宁医院第七届硕博论坛于2023年9月26-27日本院学术报告厅顺利举办。本次论坛以“我的下一个课题”为主题,旨在通过论坛,开拓我院年轻硕博士学术视野,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论坛由科教科周东升科长主持,宁波大学王闯、沈昊伟、崔巍、尹军教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科教科吴军华科长、我院周文华书记、禹海航副院长、学术研究部刘惠芬主任担任点评专家。本院博士、硕士、临床医生等60余人参加论坛,40名年轻硕博纷纷聚焦各自研究方向发展前沿,分别就研究内容做了精彩汇报,特色鲜明。
周文华书记对本届硕博论坛致辞,他表示硕博论坛举办六届以来,一直致于推动年轻硕博科研学术能力,加强年轻硕博对科学问题的关注与探讨,召开硕博论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梅曦博士的“老年期痴呆的早诊早治”项目,围绕老年痴呆症这一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进行探索,探索新方法新技术,建立准确的老年痴呆症早期诊断模型和开发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本项目基于我院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失智症医学诊治中心两大平台,利用先进的物理诊疗设备和广泛的临床病例资源,建立一个千人规模的大样本老年痴呆症人群临床数据库。深入探索多模态诊断的新方法,尝试给出基于反馈模式的最佳个体化治疗方案,形成闭环诊断治疗路径,服务临床更好的提升老年痴呆症的诊治能力。
学术研究部洪青晓针对GABRD基因在海洛因成瘾和复吸中的作用机制做了汇报。她介绍了该基因的研究背景及基础,GABRD基因甲基化水平参与调节大鼠海洛因复吸行为,过表达可以显著抑制海洛因的复吸行为,同时临床研究显示GABRD基因多态性与海洛因成瘾风险相关。其计划继续深入研究GABRD基因调控海洛因成瘾的分子机制,如检测其表达是否受到组蛋白乙酰化的调控,影响神经元电生理活性的具体方式,以及在不同类型神经元上的差异表达和作用,利用遗传学和行为学方法解析GABRD基因的作用途径。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伏隔核区基因在药物成瘾发生发展中的精确功能,为未来药物戒断或复发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和潜在靶点。
公共卫生部(院感科)李链针对“经颅交流电刺激调控外泌体circRNAs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做了汇报。介绍了阿尔茨海默病(AD)在中国和宁波市的疾病负担,以及40HZ 经颅交流电刺激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机制,总结了现有的动物或细胞实验已证实的AD中异常表达的circRNAs。对此提出:40HZ的tACS可能通过调控外泌体circRNAs表达谱,进而调控靶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的科学设想。计划利用全转录组测序找出tACS治疗前后有差异表达的circRNAs,结合数据库和预测软件,找出exo-circRNAS-miRNAs-mRNA网络调控通路,探究tACS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的分子机制。
黎兴兴博士从如何构建抑郁症患者个性化的iTBS调控方案,基于多模态脑成像技术系统阐明iTBS调控抑郁症患者大脑功能可塑性变化的作用机制以及提出多模态脑功能特征融合算法,发展基于多模态深度学习的iTBS疗效预测模型三个方面阐述,具有很好的思考角度,对物理诊疗的疗效和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点评专家聆听了每一位硕博的报告,针对每一位硕博的课题从确定研究方向,发现研究问题,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寻找研究思路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解决了硕博们科研领域的困惑。
最后,禹海航副院长总结发言,感谢各位专家的点评,他指出举办此次硕博论坛,有利于打造学术研究的新起点,推动科研创新的新发展,也是加强各学科间交流合作和构建学术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希望大家要增强团队意识,相互学习,创造出更多的研究思路,为医院不断发展助力。
举办本次论坛为我院硕博搭建了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营造了有利于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为我院硕博提供了分享、交流、共进的发展环境,有助于提升我院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