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逐渐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国际上 ADHD 患病率约为7.2%,我国儿童青少年 ADHD 患病率为4.2%~6.5%。研究表明66%~85%的患儿症状会持续到青春期或成年期。ADHD 对患儿的学业成绩、人际交往、身心发育等多方面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但在ADHD的诊疗方面,目前主要依赖家长、老师及医生的主观判断,以及神经心理测试等行为学指标,缺乏相对稳定、客观的指标辅助诊断及评估疗效。近年来新兴的功能近红外脑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因其使用成本、低、安全、便携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fNIRS利用脑组织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及脱氧血红蛋白对600-900nm不同波长的近红外光吸收率的差异性,实时、直接地检测大脑皮层血氧活动情况。fNIRS对运动的伪影不敏感,尤其适合多动症儿童。该技术与神经心理学测量结合,能够提供视角观察多动症儿童执行过程中的实时脑功能状态和血流动力学反应。
近期一项研究运用fNIRS技术探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和健康对照在认知任务的脑功能状态差异。该研究招募了32名8-13岁患有ADHD的儿童以及31名心理健康的儿童,评估他们在进行执行功能相关的反应抑制任务时,左右额颞叶的脑血流及脑激活的差异。结果发现ADHD儿童脑激活模式异常,具体表现为左侧、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激活显著减少,这些改变可能是其潜在病理生理机制的一部分。
这是目前使用fNIRS评估ADHD儿童脑血流动力学水平的最大样本的研究,为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脑功能状态提供了影像学证据,有助于了解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认知功能的更多核心特征。
该研究于2023年3月以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dysfunction caused by a go/no-go task in children with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study为题在线发表在Frontiers出版社旗下期刊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上。该研究由宁波市康宁医院张文武、周东升课题组牵头完成,宁波大学研究生吴婷为第一作者,张文武、周东升为通讯作者,刘晓丽、程芳、王帅、李畅等多位作者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