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0月26日上午,我院作为宁波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学位点单位,在4行政楼403会议室举行了2020级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考核答辩。本次博士论文中期答辩由学位点负责人禹海航主持,胡珍玉教授担任答辩小组长,禹海航、陈晓薇及刘惠芬教授任答辩委员。周漪颖与田海华博士参与中期答辩。课题组其他博士、硕士研究生亦旁听此次中期答辩会。
周漪颖博士生就海洛因奖赏的神经网络研究领域汇报了课题进展及后续工作计划,答辩小组向博士生进行了提问,并提出补充锥体神经元的共定位染色、补充环路脑区图以及课题向临床转化的意义等方面的建议。
田海华博士生在抗疫期间以线上答辩的形式,就抑郁症病理生理机制领域汇报了自己的研究进展与存在的困难。答辩小组从入组病例的特点、tiRNA-Gly-GCC-001与BDNF调控的上下游关系、,作为诊断生物标志物的tiRNA-Gly-GCC-001在抑郁症中特异性如何需要进一步验证和研究、探讨抗抑郁药物对tiRNA-Gly-GCC-001的表达等方面进行了提问,田海华一一回答了答辩小组的问题。
随后,答辩组专家就两位博士的学位论文开展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讨论,并达成共识,最后组长宣布两位博士研究生中期答辩决议均给予通过。
会后,学位点负责人禹海航副院长答辩组专家概览了学位点工作安排,进一步传达了《宁波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学位点关于学位授予标准量化指标修订》会议内容。专家们对学位授予标准量化指标修订展开了讨论,并就学员全程管理交流经验,提出学员预答辩评审制等宝贵建议。其中胡珍玉教授就与宁波大学王闯教授合作培养田海华博士生的案例分享经验,建议加深学院导师与临床导师联合培养制,最大限度发挥一导同二导的功能。刘惠芬教授就多平台合作与陈晓薇教授展开热烈讨论,希望学术与临床的结合使课题研究更具转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