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1
晚上11点上床睡觉,12点半还在看微博
“微博控”是指特别爱好玩微博的人。今年刚满30岁的王小姐就是一个十足的微博控,几乎每隔10分钟就要刷新一次微博。
王小姐不断刷新微博不是为了看明星的花边新闻,也不是和好友联络感情,而是生怕漏掉和自己工作有关的信息。原来,王小姐是一家大型销售公司的销售主管,有一次,她不经意间关注到微博上的一条信息,让她抓住了一个不小的商机。从此,她坚信信息就是商机。
王小姐说,自己起先是一两个小时刷新一下微博,后来发展到每隔10分钟就要刷新一下,不刷新就觉得自己有什么事没做,有点心慌、焦虑。王小姐以前给自己立了个规矩,晚上11点必须上床休息,但是自从玩上了微博后,常常是11点躺到了床上,12点半还没有睡意。
半年下来,王小姐几乎都是在凌晨一两点钟才睡觉,第二天的工作状态自然不会好。不仅如此,微博还让王小姐变成了一个彻底的“宅女”,朋友叫她出去吃饭、喝茶、逛街,她一概拒绝,因为她怕出去的路上漏掉了微博上的信息。对她来说,微博的吸引力远远要比朋友大。
宁波市心理咨询治疗中心医生张子霁:王小姐找到我的时候,已经有了轻微的焦虑症,晚上不看微博睡不踏实,看了微博又睡不着觉。
像她这样的情况,不能以单纯的说教来改变她上微博的习惯。我给她做了一道计算题:把一个小时收到的微博列出来,看看有多少信息是对自己有用的,如果用这一个小时去和朋友吃饭、喝茶、逛街,又能收到多少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一比较,王小姐这才心里有了数:原来同样是一个小时,玩微博和跟朋友见面两种生活方式获得的信息量没多少区别。有了比较结果后,王小姐开始对微博有了理性的认识。
案例2
睡觉前咪口小酒,结果总在半夜醒来
人们常说,咪口小酒好睡觉。可对张先生来说,结果却是适得其反。
张先生今年43岁,是一家外贸企业老总,工作非常繁忙。去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遇到困难,为此他考虑的事情比原来更多了。白天不停地奔波,到了晚上,明明是困得不行,但只要一躺到床上,睡意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有时眼睁睁地熬到天亮。
每天,张先生都会早早上床躺下,然后紧闭双眼强迫自己睡觉,但脑子却在一刻不停地胡思乱想,想以前生活的惬意,想现在每天的琐事,想未来不确定的前途。为了让自己快点入睡,他开始睡前灌自己一杯白酒,结果入睡是容易了,但是到半夜总会清醒,随后就再也没办法入睡了。
久而久之,张先生越来越害怕失眠。现在,只要一到晚上,他会无意识、不由自主地进入担忧恐惧程序。
宁波市心理咨询治疗中心医生张子霁:对于大家而言,失眠本身是一个不愉快的体验。但是真正造成睡眠障碍顽疾的常常不仅是失眠本身,而是对失眠这个现象的焦虑和恐惧。张先生因为对失眠产生焦虑,应对方式是使用酒精,这就更要不得了。饮酒后昏昏欲睡是中枢神经受损害的一种表现,它破坏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平衡,长久下去,对人有害无益。
你知道吗?
不是每个人都要睡足8小时:大多数失眠症患者对睡眠有着莫名的恐惧,认为每晚应睡8至10个小时,否则第二天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其实,睡眠时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只要白天不觉得困倦就表明睡眠时间已经充足。而且睡眠时间的长短受光照影响,也随季节、年龄而变化,随着年龄的增加睡眠时间还会相对地缩短。
午睡最好不超过30分钟:上床前4至6小时内不服用含有咖啡因的食物或药物,不抽烟。咖啡因、尼古丁等都易引起神经系统兴奋,不利于睡眠;入睡前三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饱食后两小时之内不睡觉;可以进行适当的午睡,但不超过30分钟等。
好习惯让你安睡不失眠
在窗帘上加个遮光层,关掉所有带亮光的电器,让卧室彻底黑暗。
注意卧室的温度不要太高,被子温暖即可,不要过热,理想的睡眠温度是17至21℃。
睡前不要做任何动脑的活动,不要谈论让人兴奋的事情。可以适当做点轻柔活动,比如瑜伽动作,或床上体操,让大脑放松下来。
睡前洗个热水澡,或者用热水泡脚,可以让身体和大脑放松。
经常锻炼身体,运动是治疗失眠的有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