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科普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波市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提升(二)
  • 阅读:
  • 时间:2021-03-02
  • 发布:防治科
  •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科学认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两者密切关联、相互影响。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生物医学模式正在被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取代,认为健康或疾病都是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心理健康素养(mental health literacy,MHL),由于翻译不同, 也称为“精神健康素养”、“心理卫生素养”、“心理健康学识”等,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概念主要关注心理疾病的相关知识与信念,广义概念不仅关注心理疾病,也关注广大心理正常人群的心理健康促进。

    由于我国文化、经济水平、医疗制度、医疗保险等方面与西方国家不同,心理健康素养提升不能照搬国外现有模式,要探索适合于我国的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公众普遍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在心理异常时能够及时识别症状, 消除病耻感,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在心理正常时能够保持良好心理健康行为, 积极预防心理疾病,幸福生活。

    心理健康素养研究曾仅关注知识层面,甚至仅关注人们是否知晓常见的心理疾病。最新研究发现,掌握知识并不足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还需要在态度上的重视,在行为上的实践能力。2018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制的国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评估内容全面,适用于心理健康素养的综合评估,可分析个体与群体在心理健康素养各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指导心理健康素养的促进工作。

    市精卫办特整理《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简版问卷》20道知识判断题,让广大居民了解更多心理健康核心知识,提升我市居民心理健康素养。

     

    问11:一般来说,一个人不记得的事情对于他的心理影响就很小。这句话对吗?

    答11:这句话是错误的。心理防御机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就是压抑。所谓压抑,是指把不能容忍的愿望冲动等压抑到无意识中/排除在意识觉察之外。一些童年早期的创伤,甚至成年期的一些痛苦经历都可能由于压抑的机制而使人记不得或记不清。但是这些不记得的事件,并非不存在于人的内心,它们往往储存在无意识中,在不受主观意识控制的梦境等方面显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有些会记不清创伤事件当时的情境,但是他们表现出频繁的噩梦、高度的警觉、注意力涣散等症状,对生活造成严重的干扰。此外,大多数人不记得三岁之前的经历,但这些早期经历对人的心理有重大影响。如果持有错误的认识。可能会对一些重要的创伤事件或生活经历所带来的影响缺乏重视,可能阻碍有效的干预治疗。

     

    问12:儿童不会患抑郁症。这句话对吗?

    答12:这句话是错误的。早年学者们也认为儿童不会患上抑郁症。直到1966年研究者发现儿童也会罹患抑郁症。较早的儿童抑郁量表出现于1985年,由Kovacs编制。儿童抑郁症与成人抑郁症特征不同,会出现易激惹、行为冲动、拒绝游戏、成绩下降、拒绝上学等情况。儿童青少年的抑郁问题受个体遗传、人格、归因方式、家庭因素、社会支持、同伴交往等关系的影响。如果持有错误的认识,可能会忽视儿童患抑郁症的可能性,阻碍及早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同时,应注意厌学也是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症状之一。

     

    问13:大部分心理异常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遗传。这句话对吗?

    答13:这句话是错误的。在各类心理疾病中,遗传率最高的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发病的最大单一危险因子是一等亲(包括父母、子女和手足)中有人患有精神分裂症(风险为6.5%);若同卵双胞胎中其中一方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另一方则有超过40%的机会也会患精神分裂症。如果双亲中其中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其子女患上精神分裂症的风险约为13%;如果双亲都患有精神分裂症,风险则将近50%。同卵双生子的遗传基础是完全一样的,也就是说遗传之外的因素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其他的心理疾病,遗传的影响就更小一些。在公众中知晓率较高的抑郁症,遗传力约为30%-40%。心理疾病的发生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在遗传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遗传因素指的是遗传基因上的风险因素或脆弱因素。一个人具有遗传上的风险,但是否会发生心理疾病则受到环境的调节影响。研究发现,遗传上存在脆弱因素的个体,如果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中成长,发生心理疾病的比例并不很高。遭遇不良的养育环境,但先天的遗传条件上脆弱因素较少的,也不易发生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的发生,是遗传的脆弱因素与环境的不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MAOA基因影响个体对环境压力的易感性,携带短链MAOA基因的个体在相同的环境下比携带长链的个体更易出现心理疾病。如果持有错误的认识,会忽视对环境因素的关注和改善,也可能认为心理异常主要是先天的而难以付出足够的后天努力进行预防和治疗。

     

    问14:适当运动可有效减轻并预防焦虑和抑郁。这句话对吗?

    答14:这句话是正确的。研究证明,运动有利于缓解和减轻抑郁、焦虑等情绪,缺乏运动与心理疾病的发生有关,其中包括抑郁和焦虑。除运动对普通人群有益外,运动能够让抑郁群体的抑郁得分下降50%,有效缓解抑郁群体的症状。运动也能让焦虑群体的焦虑感受显著下降。运动有助于分泌内啡肽、儿茶酚胺等神经类物质,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的调节能力,让人感到平静和愉悦。运动还能引起骨骼肌改变,这种改变能帮助消除机体内犬尿氨酸,避免其危害大脑导致抑郁症。坚持运动会改善一个人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是有毅力的,强化自尊自爱,增强健康的意识等。了解和普及这一知识,有助于人们采取有效可行的方法,主动预防和缓解相关心理疾病。

     

    问15:对儿童进行性侵犯的主要危险来自陌生人。这句话对吗?

    答15:这句话是错误的。超过70%的性侵犯是来自儿童身边的亲属、教师、邻里。童年遭受过性侵犯的儿童,成年后罹患多种身心疾病的几率高于普通群体,导致抑郁、焦虑、进食障碍、睡眠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这些负面影响如果没有得到处理和应对,有可能伴随一个人终生。性侵犯中仅有10%来自陌生人。如果性侵犯来自儿童生活中熟悉的人,会给儿童带来难以消化的冲击:本应提供保护的人却带来了伤害,而且伴随着欺骗和伪装。这使儿童在信任上遭受严重的创伤,也常常遗留下处理亲密关系方面的问题。如果持有错误的信念,可能疏忽在某些情况下对儿童的理解和保护。

     

    问16:儿童缺乏运动,不利于大脑发育。这句话对吗?

    答16:这句话是正确的。多项研究发现,儿童运动对大脑发育、大脑功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运动对孩子的运动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以及神经系统都有重要影响。运动促进神经细胞繁殖,加强其相互连接,从而有效防止神经受损生长因子增多,促进突触可塑性。让大脑前运动皮层、海马旁回、海马体、颞下回、尾状核等区域的大脑灰质增多,这些区域主要负责学习模仿、社会认知、记忆、控制运动等。与过去认为经常运动让人无法在学习时“坐得住”的担忧不同,现在多项研究显示,运动能促进更有效率的学习和更优异的学业成就。此外,孩子定期参加体育活动,可降低其在少年、成年阶段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心理健康也有积极效果。如果缺乏这一知识,可能会在培养孩子时过度重视知识学习,而未能给孩子提供充足的运动机会,不利于促进儿童的大脑发育,乃至影响身心健康。

     

    问17:儿童的心理压力过大会影响大脑发育。这句话对吗?

    答17:这句话是正确的。压力过大不利于儿童的大脑发育,这是基于多项研究总结的结论。大量研究显示,儿童时期的心理压力对于大脑的发育有负面影响。生命早期的压力会让孩子出现焦虑行为和杏仁核的变化,这些变化在压力因素消失之后长期存在,影响大脑前额叶皮质和右颞叶的发育,造成脑细胞损伤,甚至引发大脑回路的变化。童年期的不良经历与成年后的身心健康状况也有很大的相关。人在生长发育期遭受压力和应激,可能会改变大脑结构与功能,从而干扰压力应激系统的平衡。此外,也会增加成年期吸烟、酗酒等不健康行为的风险。如果缺乏这一知识,可能低估童年压力对成人期的长期影响,对儿童承受过大心理压力的问题不够重视。

     

    问18:打完孩子之后,好好哄一哄就不会留下心理阴影。这句话对吗?

    答18:这句话是错误的。打孩子可能使孩子产生无助、恐惧等强烈的负面感受,甚至给孩子留下心理创伤。这些负面的效应并不会因为好好哄一哄就轻易消失。打孩子不仅会造成直接的身体不良反应,很有可能带来孩子成长发育上的身心问题。事实上,如果父母喜怒无常,更加会加重孩子的不良情绪和不良行为。如果持有错误的信念,父母对打孩子感到内疚和后悔时,会用各种方式来安抚、讨好孩子,而不能真正运用这种内疚和后悔来改善其养育行为。以为哄一哄就没问题了,可能忽视孩子心理方面所受的伤害,不能及时觉察和处理。

     

    问19:不管怎么说,只要维持婚姻总比离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好一些。这句话对吗?

    答19:这句话是错误的。有研究显示,离异家庭的子女心理健康程度低于非离异家庭的子女。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家庭的经济状况,通常离异家庭的经济状况,特别是单亲母亲抚养子女的经济状况低于非离异家庭。但家庭氛围、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等更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频繁吵架、甚至打架会对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也会影响到孩子如何应对压力,处理亲密关系等,增加孩子罹患抑郁等心理疾病的风险。为了孩子身心健康,与其维持婚姻,不如积极地改善婚姻质量。父母要不断提高处理亲密关系中冲突的能力,提高自身情绪调控能力,为孩子心理健康做出更好的榜样,提供更好的环境。如果持有错误的信念,会对离异家庭子女抱有负面的预期。

     

    问20:家庭暴力的施暴方只要诚心悔过,就不会再犯。这句话对吗?

    答20:这句话是错误的。有很多临床实践的例子发现,家庭暴力的施暴方的行为是一个逐渐加剧的循环,悔恨时痛哭流涕,施暴时判若两人,甚至悔恨与施暴间隔的时间很短。不良行为的忏悔和暴力本身一样,可以看做是虐待者的一部分,这种忏悔也是施暴者控制受害者的手段之一。暴力在婚姻中的存在和发生是有规律的,是呈周期性的循环过程。道歉和原谅并不能代表对方真心悔过。如果持有错误的信念,可能低估家庭暴力未来的伤害性,延误有效的干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