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科普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波市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提升(一)
  • 阅读:
  • 时间:2021-02-19
  • 发布:防治科
  •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科学认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两者密切关联、相互影响。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生物医学模式正在被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取代,认为健康或疾病都是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心理健康素养(mental health literacy,MHL),由于翻译不同, 也称为“精神健康素养”、“心理卫生素养”、“心理健康学识”等,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概念主要关注心理疾病的相关知识与信念,广义概念不仅关注心理疾病,也关注广大心理正常人群的心理健康促进。

    由于我国文化、经济水平、医疗制度、医疗保险等方面与西方国家不同,心理健康素养提升不能照搬国外现有模式,要探索适合于我国的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公众普遍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在心理异常时能够及时识别症状, 消除病耻感,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在心理正常时能够保持良好心理健康行为, 积极预防心理疾病,幸福生活。

    心理健康素养研究曾仅关注知识层面,甚至仅关注人们是否知晓常见的心理疾病。最新研究发现,掌握知识并不足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还需要在态度上的重视,在行为上的实践能力。2018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制的国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评估内容全面,适用于心理健康素养的综合评估,可分析个体与群体在心理健康素养各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指导心理健康素养的促进工作。

     

    市精卫办特整理《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简版问卷》20道知识判断题,让广大居民了解更多心理健康核心知识,提升我市居民心理健康素养。

    问1:一个人有没有心理疾病,是很容易看出来的。这句话对吗?

    答1:这句话是错误的。心理疾病的诊断需要由专业人员来进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容易觉察不到或低估周围人的心理疾病。即使是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在阳性症状不太突出的时候,也可能只是被周围的人认为想法、行为等比较奇怪。像抑郁症这样以病患的主观痛苦为主的心理疾病,周围的人很难了解病患的内心感受,容易低估患病程度。如研究发现,父母报告的青少年抑郁情绪水平通常低于青少年自我报告的水平。在有些情况下,周围人会高估心理异常,如有的父母对孩子成长过于担忧,又缺乏对儿童一般发展规律的认识,可能会把儿童一些正常的个性特征当成儿童期的心理异常。对于心理疾病的判断是比较复杂的,即使是专业人员有时也会出现错误。1972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大卫罗森汉就做了一个实验:招募8个正常人进行培训,然后与他一起去精神病院就诊,9个人都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受诊疗情境的影响,精神科医生会高估病人的严重程度,导致假扮病人自愿就诊的正常人被误判为精神病患者。如果持有错误的观点,人们会在评估他人是否可能有心理疾病时过于依赖主观感受,缺乏谨慎而开放的态度。这可能阻碍向专业人员及时求助、倾听专业人员的建议。

     

    问2:不良情绪可能引发生理疾病。这句话对吗?

    答2:这句话是正确的 。研究发现,冠心病、高血压、甲亢、乳腺癌等生理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不良情绪有关。不良情绪会降低身体的免疫力。研究发现,唤起悲伤等消极情绪,会降低人体内免疫细胞的数量;相反,让人放声大笑的喜剧片,则会提高免疫细胞的数量。情绪会影响伤口愈合的速度。研究发现,手术后焦虑水平较高的患者,伤口愈合的速度更慢。

    问3:如果一个人自杀了没有死,他通常不会再自杀了。这句话是对的吗?

    答3:这句话是错误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发现,曾经尝试过自杀的人,未来自杀的比例高于普通人群。与自杀有关最大的危险因素是自杀未遂既往史。如果持有错误的认识,会低估自杀未遂者未来自杀的风险,也可能因低估风险而延误心理疾病的诊治和自杀的预防。

    问4:决定了要自杀的人是不会告诉别人的。这句话是对的吗? 

    答4:这句话是错误的。虽然不是所有决定要自杀的人都会提前告诉别人,但大多数想要自杀的人会在言行中表露出来。有报告显示,80%自杀的人在之前给过身边人清晰的警告,如表露自杀的念头、想法,提及自杀的计划等,包括对他人说,觉得活着没意思、活着太痛苦、死了会好一些等。如果持有错误的认识,可能会忽视这些重要的迹象,错失及时进行自杀干预的时机。一旦发觉自杀的迹象并加以干预,极有可能避免自杀发生。

     

    问5:比起突然的创伤打击,日常持续的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小。这句话对吗?

    答5:这句话是不对的。人们容易重视单次的创伤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而往往忽视日常持续的烦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例如,人们容易看到童年期受到一次性侵犯对儿童的不良影响,但往往忽视的是,由于单次的性侵犯,儿童的生活轨迹、周遭的环境等等,都发生了持久的变化。虽然这些变化并没有单次伤害那么激烈,但却对儿童的情绪、人际信任、性别角色等多方面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此外,长期屈从某种危险关系而不能摆脱,也会造成心理创伤。有研究发现,日常持续的烦恼比较大的生活事件更能预测未来的心理健康状况。如果持有错误的信念,人们会难以理解生活中没有突然创伤打击的人,为何会出现强烈的情绪困扰或行为问题,也会容易忽视生活中的慢性压力。

     

    问6:看车祸、灾难现场照片,或听当事人讲述,可能造成心理创伤。这句话对吗?

    答6:这句话是正确的。心理创伤是指人生遭遇严重压力或痛苦事件后,在心理层面产生挥之不去的伤害。个体会体验到超出承受范围的痛苦或压力,以及与事件相关的强烈情感。心理创伤与生理创伤的不同在于,心理创伤不会发生直接而致命的影响,且心理创伤的影响远长于生理创伤,也可能逐渐影响到生理,甚而罹患生理疾病。心理创伤的成因可分为生理及心理两类。生理成因指来自于生理方面的实际伤害,间接对心理产生伤害。心理成因指虽然生理方面没有受到实际的伤害,但其痛苦经验却直接在心理上留下阴影。事故、灾害、欺凌、强奸、失恋、失业等事件都可能造成心理创伤。心理创伤中除了包含直接暴露导致的创伤,还有间接创伤或称二级创伤。二级创伤指个体在面对遭受过心理创伤的他人时听其讲述、看相关的资料或信息时体验到的内心痛苦和影响,这种创伤的发生存在个体差异。二级创伤的易感人群包括急救员、医生护士、精神卫生保健工作者等。心理创伤的后果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等,遭受心理创伤的人群更易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肠胃功能紊乱等生理疾病,更容易发生事故。如果持有错误的认识,人们对接触创伤相关资料的心理健康风险缺乏了解,不能为本人或儿童隔断相关信息的冲击。忽视这一风险,也不利于为必须接触相关资料的调查员建立心理健康保护机制。

     

    问7: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都属于心身疾病。这句话对吗?

    答7:这句话是正确的。心身疾病,是指一组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常见的心身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胃溃疡等。研究显示,个性、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心理社会因素与多种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如果缺乏这一知识,在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中,可能不够重视心理因素的影响,无法进行全面有效的干预。

     

    问8:老年人加强社交活动有助于减缓大脑功能衰退。这句话对吗?

    答8:这句话是正确的。社会交往是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重要因素,社会交往对老年的认知具有积极的影响。社交活动有利于活化大脑,增加大脑的外皮质区神经元的丰富,并有效缓解因年龄上升带来的脑萎缩。此外,充足的运动、健康的饮食、坚持用脑记忆学习都能有效减缓大脑功能的衰退,并进一步预防老年痴呆。了解这一知识,有助于提高社交活动的机会、加强社交活动的意识,注重有支持性的社交,从而减缓老年人大脑功能衰退,促进健康老龄化。

     

    问9:抑郁症服药好转后,可以自己一边逐渐减少药量一边观察。这句话对吗?

    答9:这句话是错误的。抑郁症及其他心理疾病,在服药治疗期间,如果自行减药、停药可能带来多种风险,一方面会影响治疗进度和效果,另一方面很可能让患者放弃相对科学的治疗方法,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研究发现,最常见的停药原因是副作用(20%)及药物不起作用(21%)。患者可能由于感到药物的副作用大、担心未来长期依赖药物等原因而自行减药、停药。正确的做法是继续就诊,向医生描述现状并咨询有关问题,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调整药物的类型和剂量。如果持有错误的认识,可能导致未等到药物起效便停止服用,浪费了治疗时间,且在未体验到药效的同时身体承受了副作用。擅自停药还会打乱医生的治疗计划,不利于对疾病康复。

     

    问10:医学检查正常却总怀疑自己有病,很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这句话对吗?

    答10:这句话是正确的。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存在疑病症。疑病症指个体担心或认为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躯体疾病,会在未经诊断的情况下对其生理、心理状况作出不恰当的评估,并且无论症状严重与否,他们都会对自我的状况产生不必要的警觉,坚信已经患有或即将确诊为一种严重的病症。目前主要有认知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元认知疗法等心理治疗方式治疗疑病症。如果不了解这一知识,可能因为主观不适而在医院反复就医,但无法确认问题、得到有效治疗。了解这一知识后,可以主动寻求心理评估与诊断,判断主观不适是否由心理疾病导致,早日得到有效治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